用两把刀分别切开一个土豆,7个多小时后对照观察切面的颜色,普通刀具切开的土豆切面已经发黄、发黑,这是细菌滋生后的必然反应,而用抗菌304不锈钢刀切开的土豆切面变化不大,没有发黄、发黑。
这把抗菌304不锈钢刀是阳江市五金刀剪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阳江五金刀剪研究院”)历经6年研发制作的成果,由最初的一个想法不断研发、改进并推向市场,阳江五金刀剪研究院自主孵化品牌、建立工厂,实现了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为阳江传统产业注入科技力量。
瞄准市场需求研发304不锈钢刀
阳江五金刀剪研究院自落地阳江以来,与本地刀剪企业保持密切联系。2015年,阳江市利源达家用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无意中对研究院院长张瑞华提到,有一个用304不锈钢做刀的梦想。然而304不锈钢质软,不论是做刀体还是磨刀,都是难题。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张瑞华介绍,传统做刀的材料大多是马氏体钢,刀具需经热处理增加硬度。而304不锈钢是奥氏体钢,本身硬度低、含碳量低,不能通过热处理增加硬度,但是可以通过冷轧工艺增加强度。如此,用304不锈钢做刀体就可以减少热处理这一步骤,降低因热处理不当而影响刀具品质的概率。“如果少了热处理这一步,能够大幅减少能耗和废气排放,对实现‘双碳’目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他说。
有了方向,接下来的就是付诸行动。通过冷轧,304不锈钢材料的强度很快增强了,解决了做刀体的难题。如何让刀刃变硬、变锋利,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此前,张瑞华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将特殊粉末熔化覆盖在马氏体钢的刀体上,粉末与刀体材料的分子紧密排列,开刃打磨后制成的激光熔覆刀锋利、持久、坚硬、耐磨,真正做到了好钢用在刀刃上。他再次想到用激光熔覆技术改善奥氏体不锈钢刀刃的性能。
刀体材料的不同意味着粉末配方的改变。配方不一样、磨削工艺也不一样,研究院不断尝试,每打一次样,就要测一下性能。“测试一个周期就要花费好几千元,长时间下来,与我们合作的企业都准备放弃了。我们觉得性能还是不行,需不断测试找原因。”直到2018年,304不锈钢熔覆刀的性能才趋于稳定。
建工厂推动科研成果就地转化
尽管304不锈钢熔覆刀的性能表现不错,张瑞华始终觉得还有很多地方要改进。2019年,广青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出了304铜抗菌不锈钢材料,在张瑞华的带领下,研究院迅速推出了304铜抗菌不锈钢激光熔覆刀产品。
以往与企业的合作中,张瑞华只负责做激光熔覆刀过程中关键的激光熔覆工艺,但是他发现,不同工厂最终生产的刀具性能不同、不稳定,达不到激光熔覆刀的性能要求。于是,他决定自己建工厂、上生产线,将科研成果转化成造福千家万户的产品。
2021年5月,广东聚成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公司坐落于江城区银岭科技产业园。目前,工厂已具备激光切割、激光熔覆、激光焊接、装刀柄、抛磨、包装全链条生产线。其中激光切割、激光熔覆、激光焊接、抛磨等重要工艺实现了生产全部自动化。
根据我国2021年修订的《厨房刀具标准》,将刀具固定在测试仪上,来回切割200层砂纸,根据切割的层数测出刀具的锋利度和强度,标准规定最高的锋利度为110,锋利持久度为500。经过测试,广东聚成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所生产的抗菌304不锈钢激光熔覆刀一刀便可切掉200层砂纸,来回切60刀后,依然可以继续切砂纸。实际测试性能远远超过标准要求,优于国内外一些知名品牌。
孵化自主品牌积蓄发展新动能
品牌建设对塑造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知名度、提高产品附加值有深远的影响。“我们的品牌价值就在于核心技术,一定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张瑞华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自2014年底到阳江以来,他潜心钻研,围绕五金刀剪、风电等领域申请了80多个专利。
曾经有国内外知名企业上门洽谈合作事宜,想“买断”研究院的技术,张瑞华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拒绝诱惑,他的目标是大力发展实业,把产品做得更好,打造一个专属阳江刀、属于自己的品牌,引领消费市场。“科研工作者的一个优点就是,不能急功近利,能耐得住寂寞。”他笑着对记者说。
注册商标,根据定位细分多个品牌,品牌孵化工作也在有序进行。2022年下半年,阳江五金刀剪研究院“触电”电商,在各大电商平台开设网店,推出符合消费者审美和需求的产品,并通过网络直播,“近距离”为消费者介绍产品性能,受到市场欢迎。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要在创新上下功夫。张瑞华认为,五金刀剪是阳江传统支柱产业,不断创新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进而在市场站稳脚跟。“没有道路往后退,未来,我们还得埋头苦干。”他对未来充满希望。
阳江日报记者 陈子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